银行借节日契机推出针对特定时期或特定客群的专享理财产品,并为此上调一定的收益率吸金已是常态。适逢中秋国庆,有银行连推多款节日专享理财产品,还有银行的节日专享理财出现“一日售罄”爆款。但分析人士提醒,节日专享理财产品通常节后才开始计息,投资者需谨慎衡量“资金站岗”损失,避免冲动投资。
中国理财网显示,目前已有多只节日专享理财产品发行,例如建设银行发行的4只节日专享理财产品,募集期均自9月23日至9月27日开始,10月8日或10月9日结束,封闭期为91-160天不等,预期收益率在3.47%-3.55%之间,起始计息日为10月9日或10月10日。
一位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大行对中秋节、国庆节的优惠力度不大。“现在银行理财收益率都在持续往下走,这次的节日理财收益率也不高。”她表示,相比之下,一些中小银行推出的节日专享理财产品收益率上调幅度可能会比较大。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确有不少中小银行借“双节”噱头“大促”理财产品,吸金效果显著。
一位城商行理财经理便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行推出中秋节、国庆节个人结构性存款,募集期自9月29日到10月7日,封闭期分别为138天、101天,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05%、4.1%。该款节日专享产品收益率相比于其他产品进行了一定上调,她表示,“今天早上刚发售,现在已经快抢购完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节日专享理财产品募集期较长,且起息日通常安排在节后。普益标准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9月22日-28日全国共发行的1377款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平均募集期为7天。相比之下,中秋国庆专享理财产品的募资时间更长。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此次银行发行的“双节”专享理财产品募集期通常超过10天,还有的产品募集期长达16天。
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黄晓旭提醒,由于中秋国庆专享理财产品大多是3-6个月的短期产品,募集期的拉长会降低实际收益率,对投资者带来“资金站岗”损失,这种情况下购买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的性价比并不高。所以,投资者对于节日专享类理财产品需特别关注募集期和起息日期的问题,尽量避免购买期限过短的理财产品而导致实际收益率被拉低。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也表示,对投资者来说,考虑资金站岗损失是一道“计算题”。如果投资者在9月29日15时前投资货币基金,国庆期间就可以享受到收益。因此,相对较高的预期年化收益扣去等待期因素,如果仍然高于普通类产品,才具有投资价值。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国有大行推出的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并不高。对此,黄晓旭表示,整体来看,由于各银行处于净值化转型阶段,理财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新发固收产品难以配置收益较高的非标资产;加之疫情影响,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来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利率水平下行,这也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行。但随着转型期结束、经济恢复、货币政策回归常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不会持续走低,而是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
此外,一家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般来说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在年底或者春节前上浮比较大,可以关注年尾时间点的产品。(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杜晓彤)